目前,在世界范圍內具有代表性的道路瀝青的評價體系有三種,即針入度分級體系、粘度分級體系和PG分級體系。
道路瀝青的針入度分級體系是根據瀝青針入度的大小確定瀝青所適應的氣候條件和載荷條件。針入度分級體系的主體是人們所熟悉的拉(延度)、扎(針入度)、落(軟化點),輔以瀝青的安全性指標閃點、瀝青的純度指標溶解度、瀝青的抗老化性能指標薄膜烘箱試驗和對生產瀝青所用原油的約束指標蠟含量等,構成了瀝青的針入度分級體系。
在針入度分級體系中,瀝青針入度試驗是測定瀝青稠度的標準方法。25℃的針入度給出了接近年平均使用溫度下的瀝青的稠度,研究結果表明,瀝青在25℃的針入度下降至20以下時,會出現嚴重的路面開裂,當瀝青的針入度大于30時,會具有高抗開裂性能。瀝青的延度與其路用性能有關聯關系,有研究表明當13℃時的延度小于5cm時,道路溫縮裂縫大量增加。另有研究證實當瀝青的針入度為30-50時,針入度相同的瀝青,延度小的比延度大的使用性能差。還有人發現越來越多證據表明通過路面使用過程中回收瀝青延度試驗是判斷瀝青性能的重要方法。美國53條高速公路的路面回收瀝青的性質發現,16℃時的延度下降至3cm或更低時,寒冷天氣里將會發生嚴重的松散現象。由此可見瀝青的延度,特別是瀝青的低溫延度,可以反映瀝青的抗開裂性能。在針入度分級體系中,瀝青的高溫性能是通過瀝青的軟化點表征的,在同樣的針入度下,軟化點越高,瀝青的高溫性能就越好。
即使針入度分級體系中許多指標是經驗性的和條件性的,但由于方法和所使用的儀器相對簡單,易于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對瀝青質量控制的要求,目前美國、歐盟、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的現行標準仍保留針入度分級體系。我國的道路瀝青分級體系,是在以上針入度分級體系的基礎上根據我國的具體情況制定的,基本能夠滿足對瀝青質量的控制,特別是15℃的延度大于100和蠟含量小于3%的技術指標,有效的實現了對生產瀝青的原油的限制,保證了瀝青的潛在品質。
在針入度儀器的選擇上,上海密通機電科技有限公司的針入度儀器受到用戶*,儀器部件尺寸精度以及材料性能,真正讓用戶實驗數據滿足重復性和精密度的要求。